8月23日,以“加快新技术进步 探索新运营模式 破解电动汽车充电困境”为主题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在北京清华大学召开。在细分主题“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充电业态”上,中国泰坦能源技术集团副总裁兼驿联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昊先生以《共创健康充电业态,践行可持续发展》为题做引导发言,与在座行业领导及知名嘉宾共同探讨充电行业的真实现状及可行性建议。
充电运营企业现状:投入和收益不成正比
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统计,截止到 2016 年 12 月,我国公共类充电桩建设、运营数量接近15 万个,相较于 2015 年末的 4.9 万个,净增 2 倍以上,中国公共类充电设施保有量已成为全球第一。
虽然充电基础设施在数量上实现了成倍增长,但在实际使用和运营过程中,并没有真正解决用户“充电难”的问题。据了解,目前我国充电桩的使用率普遍低于10%,甚至不到5%。
作为本次研讨会邀请的充电运营厂商之一,驿联新能源在业内深耕多年,具有12年大型充电站建设经验,上万台充电设备安全运营至今。在百人会上,中国泰坦能源技术集团副总裁、驿联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昊先生坚持“用数据说话”,将充电站点数据真实公开,通过深度挖掘,为来宾解读背后的逻辑与透析出来的问题。
图 中国泰坦能源技术集团副总裁、驿联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昊
“以某集中式充电站点为例,每桩每天约充756度电,每订单约55度电,投资回报率约为7.4%”,陈昊总结道,“集中式充电站类项目,通常根据用户的特定需求进行配套建设和运营,一般可盈利,但市场空间有限,且获得项目所需时间较长,市场验证成本较高,参与者良莠不齐,导致项目的盈利性降低,投资回收期较长。”
至于分散式充电桩,情况则更加严峻。陈昊以某市为例,把分散式充电桩按区域功能划分成交通枢纽、商圈娱乐、政府机构等8类,通过折线图得出数据占比。结果显示,即便是其中运营状况最好的交通枢纽区,设备利用率也仅有6.77%,日均充电时长1.5小时,日均充电量246kWh。其余区域的数据则更加“惨不忍睹”。对此,陈昊也坦言,“分散式充电桩目前处于较难盈利状态,主要由于社会电动汽车保有量较低,充电需求不足;同时,无法独立报装电表,电费较高,反过来又抑制了充电需求”。
充电运营企业难盈利,充电业态面临“五难”
为何充电运营企业难盈利?陈昊表示当前的充电业态存在“五难”:
“一、用地难:土地资源日益紧张,故运营商与土地产权方合作为最常见的建站方式;但由于参与方对市场开拓和运营管理质量良莠不齐,加上较少政策引导和管控,导致红利透支,收益倒挂;大多数物业公司积极性低,一方面因为需求不旺盛,同时也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各种理由拒绝合作,为市场开拓和后期运营工作推进造成较多障碍。
二、用电难:电力报装流程多,时间受很多不可控因素影响;流程繁复。需要土地方土地使用许可证、产权证明、用电地址规划开发(建设)证明等等;电力供应不稳定,被物业限电,影响日常运营;在新装报建后,红线外部分(供电局负责)存在施工周期难以确定的问题,影响最终通电时间;部分地区无法使用箱变,需要建设永久配电房。
三、电价贵:目前的状态是各类电价高昂、物业攫取私利、利益链条难以打通。
四、不公平竞争:许多运营商由于对市场认知的不同,以及对后期运营管理和服务准备不足,一方面只顾产品数量,另一方面忽略产品质量和服务,在市场竞争中大打价格战。这种恶性竞争必然使充电桩产品质量和运营服务良莠不齐,容易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发生。
五、政策落地难:流程繁杂、手续多,工作人员业务生疏。建设标准、验收相关标准流程不完善;电站建设所面临的土地和电力增容限制问题,都需要政策来解决”。
促进充电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面对“五难”,陈昊提出,应以更开放的姿态集智聚力,实现资源互通,互利共赢。电网方面,应进一步完善适用于各类型场所的电源接入以及用电政策等落地事宜,实现电网公司和民企“互利共生”;物业方面,应加强政策引导,或其它鼓励机制,如补贴停车费等。配合提供合理电价,或配合核减,有助于运营企业获得优惠电价以及停车费减免;政府方面,应秉持开放心态,建设科学的顶层设计,建设符合当地实际发展需求的城市充电基础设施,鼓励消费侧补贴,防止劣币驱逐良币;各充电运营商应回归商业本质,营造高质量、高效率的经营环境,创新产品与服务,贴近用户和场景。